台灣茶新時代的敲門磚

在七○、八○年代交接的1980年,發生了許多大事,隨時光機運轉,世界開始脫下舊衣裳,嚐試向新的時代邁進。那一年,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天花滅絕,而愛滋病卻隨後(隔年)崛起;那一年,中國大陸進行改革開放,隨後是IBM推出世界首台個人電腦;那一年,透過電視媒體,全世界的目光追逐著英國皇家的世紀婚禮(查爾斯王子與黛安娜王妃),帝國身影漸漸消失在民主時代浪潮中。

那一年,在台灣的南投及阿里山茶區,成功培育出純正「台灣品種」的金萱茶樹,令台灣的製茶工藝得以更魔幻般地進展!原來我們現在所喝到的紅茶、綠茶、烏龍茶,很多就是以金萱品種的茶葉,經過不同程度發酵製作而成。像是包種茶、各式風味的烏龍茶、東方美人、蜜香紅茶等。

 

帶著阿嬤祝福誕生的吉祥茶

金萱茶樹的正式名稱為「台茶12號」,台語稱呼「二七仔」。是台灣茶葉改良場經過數十年茶樹育種工程的代表作之一,由吳振鐸先生以硬枝紅心與台農8號配種而成,並以他祖母的名字「金萱」來命名。「萱」,又叫「忘憂草」,它的花曬乾以後,就是我們常吃的金針菜。

半個世紀以前,台灣尚未脫離物質貧乏的舊時代,許多女姓的名字叫作「金枝」、「金葉」……寓意希望富貴吉祥,所以「金萱」這個美麗而接地氣的名字,也彷彿深深紀念著台灣女性在那個貧困歲月中,終日辛勤在土地上勞作以養育子孫。這帶著阿嬤祝福的母性光輝,將「金萱」加持成為台灣茶的主角之一,並且和現代年輕族群相當投緣。

 

金萱品種讓台灣茶香魔幻多變

金萱茶的葉片大而橢圓,一般製成的外觀是緊實球型,亮澤濃綠。當茶葉在熱水中舒展開時,便有擋不住的甜膩清香撲鼻而來,又伴隨一股淡而不化的奶香;有人直接形容這茶香是牛奶糖味。濃甜不膩的奶香味,就成了金萱茶大受青睞的金字招牌,甚至有些不良廠商加入人工香精製做金萱茶,企圖魚目混珠。

真正的金萱茶,茶香醇厚,天然的滋味會在口中久久停留,添加香精的偽金萱,茶香則會迅速散去,只留下人工味。即使經過數次沖泡後,品質好的金萱茶葉仍然會散放出甘甜沁喉的香氣。

僅管風味獨具,金萱茶卻是最具普羅特性的台灣茶,能夠滿足不同口味偏好的愛茶人。隨著發酵程度的不同,金萱可以呈現出綠茶的清爽口感;也可以選擇高度發酵,表現出紅茶般的香醇滑順。因為這樣的特性,常讓人弄不清楚金萱是否是綠茶。更因為金萱茶如此厚實的底氣,使得台灣的製茶師傅們得以在焙茶功夫上大展身手,讓金萱搖身變化成多種風味的茶品,甚至在國際舞台上揚眉吐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