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台灣茶藝文化興衰的見證
現在五六年級的年齡層,應該見證過台灣茶藝文化興盛的歲月,在他們的學生時期,咖啡還相當陌生,但是城市巷弄中林立的茶藝館,卻是年輕學子們聚會聊天,或是守心獨處、享受悠閑時光的最佳去處。
大約二十年前開始,咖啡快速普及,西式coffee shop如華爾滋般舞動起旋風,逐漸吹滅了一家家中式茶館內泡茶煮水的爐火!所幸網路行銷如及時雨般承接沒落的茶藝世代,台灣茶的綿綿茶香依舊持續溫暖著堅持這份清香的愛茶人。只可惜對於許多新世代的喝茶人,可能更習慣路旁小店的手搖飲、加味茶飲,而更多的選擇還是咖啡⋯⋯。
走過那個流連茶館的青澀年代,總有一道茶名在記憶中泛起一抹神聖、神秘,卻總分不清口感的茶,叫做「鐵觀音」。
浴火淬煉的鐵漢茶
咖啡新浪推擠茶文化時,總感嘆為何人們紛紛選擇了咖啡香?最後是在深入了解「鐵觀音」後得到自己的答案。在所有台灣茶裡,直逼咖啡香的,就算這一味「鐵觀音」了。
說的就是木柵的鐵觀音,它是最為講究烘焙工序的台灣烏龍茶。曾有一位張姓製茶師傅說過,他最高的紀錄,是將製作正欉鐵觀音品種的紅心歪尾桃,用7天的時間反覆烘焙,讓茶葉內蘊涵的獨特香味發揮到極致。鐵觀音茶葉本身涵蘊的花香、甜果香,還有一股異於其他烏龍茶的特殊「鐵」味,經由焙火的多次淬煉,讓氣味、口感一再轉化,「鐵」味也昇華為攝人的氣蘊。這樣的烘焙茶境界,當然大大超越了咖啡。不過由此可見鐵觀音價位是不遜於高山茶的。
品味鐵觀音,就是體會這茶味的柔中帶剛,雖有霸氣,也不乏含蓄的暗香,可以讓人細細品味每一道沖泡茶湯中的氣蘊變化。此外更合乎時尚的,就是調配成鐵觀音奶茶,若能講究茶葉品質,鐵觀音奶茶絕比純喝牛奶更「牛」!這樣的茶品,既讓年輕人體驗到茶葉烘焙不亞於咖啡香,同時能夠吸收茶本身所富含的微量元素,給健康帶來加分。
台灣的鐵觀音茶苗是來自福建的安溪,清朝時期由張氏兄弟引進。但現今安溪鐵觀音主是以清香型的青茶為主流,是未經過烘焙的生茶,一般又稱「生鐵」;木柵主要生產的鐵觀音,是經過長時間烘焙,轉化了茶葉的風味,更突顯它的熟果香和甜韻,經過烘焙後的茶也比較不刺激,可以暖胃,所以稱這種烘焙茶為「熟鐵」,又稱炭焙鐵觀音。
經得起時間錘煉的上品
在台灣喝過安溪鐵觀音,很容易拿它跟台灣高山茶做比較,同樣是鮮度高的青茶,價格差不多,當然會優先考慮高山氣息薰陶過的台灣茶。我想木柵鐵觀音選擇了用烘焙功夫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。
台灣各種口味烏龍茶,幾乎都是藉由發酵來表現特有風味。鐵觀音是屬於中度發酵,但以重度烘焙,藉由火的溫度轉化茶葉的香味,浴火重生後鐵觀音,沖泡出的茶湯呈略紅琥珀色,香濃而蘊味醇厚,即使多沖泡幾次還能香蘊猶存。所以,鐵觀音非常適合陳化為老茶,它的醇厚底蘊會愈陳愈變化不可思議的香氣,台灣的「百年鐵觀音」確實身價不菲。
還有一味獨特的花茶叫做「桂花觀音」。當鐵漢般的觀音茶遇上嬌柔淡雅的桂花,竟如知音相會,雙方經過一段時間謀合後,鐵觀音的火味漸漸消融,釋出淬煉的甜韻,揉和桂花香,那泡茶是真正令人回味無窮的「純、醇」體驗。
好茶,需要時間的蘊釀;經得起時間考驗的,才是好茶。鐵觀音,就是能經時間淬煉、浴火重生的上品好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