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茶,是人人生活不可缺的一環,而隨著人們對喝茶品味的多樣性,茶葉也會在不同時代出現不 同的稱呼。我們所熟悉的茶葉品項裡,同一種茶擁有最多稱謂的,就算「東方美人」了。
她讓台灣小農出頭天
在原始純樸的台灣客家茶園裡,它是「膨風茶」、「椪風茶」,小茶農因為茶葉的意外大賣,讓這款「白毫烏龍」有了令他驕傲吹噓的本錢。其實茶葉大賣的秘密,是大家同樣種植的烏龍茶樹,茶農發現一旦夏季茶葉在被小綠葉蟬叮咬過,再用重度發酵後,茶葉自然竟散發出蜜果甜香。使得原本不被看好的夏茶,意外身價大漲!
發酵過的茶葉轉成紅褐色鑲上白毫(白芽),沖泡過的茶湯閃著豔麗醉人的琥珀色澤⋯⋯透過水晶玻璃杯,無疑又散發出浪漫誘人的吸睛魅力!在那個歐風東漸的年代裡,蘊釀出了英國女王對來自東方福爾摩沙的烏龍茶大受感動,為之命名「東方美人茶」的故事。一說是來自百年前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口讚譽,一說是1960年左右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所賜名。不論傳說與否,東方美人(Oriental Beauty)這個響亮的名稱取代了「膨風茶」,登上世界茶文化的舞台。
「東方美人」孕化的不老茶韻
還有一則插曲:苗栗地區早期稱東方美人茶為福壽茶。福壽茶這個名稱是民國72年時,任副總統的謝東閔先生所命名,之後再改為椪風茶。所以「東方美人」是上至貴族政要,下至平民小農都願熱烈一親芳澤,可謂最有人緣的茶品。
「東方美人」確實賦予白毫烏龍另一番古典優雅的浪漫情懷,讓百年來的品茶客,願意沈醉在她永遠不老的茶韻風華中。東方美人也是道道地地台灣獨有的茶葉品種,她所獨具的蜜香、果香,近似全發酵的紅茶,卻又多出了變化多端細膩成熟的風韻,這是因為小綠葉蟬叮咬的茶葉部位、輕重有別,影響了發酵出來的風味也具多重變化。如同一個內涵豐富的美女,令人能從不同視角欣賞到她的雍容。
台灣現有的東方美人茶產區,主要在桃園市、新竹縣、苗栗縣,以及新北市的坪林、石碇、三峽等地。
為美人茶增添現代浪漫傳奇
現代人生活多元化,甚至在虛擬世界找尋心靈寄托。不過舌尖味蕾的感動是難以虛擬的。我們借用「東方美人茶」,做為搭建與近代中國描寫文情小說刻骨深入的才女張愛玲的橋樑⋯⋯。
張愛玲本人應該沒喝過台灣茶,但她的文學作品牽動了台灣五、六年級生的青少年歲月!其中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這部著作還改編為電影上映,講述男女情感難以抉擇的三角習題。「紅」與「白」的衝突矛盾是現代社會不美麗的浪漫,而「東方美人茶」是結合了紅葉的大氣與白毫的暗香不爭,完全地和解而造就出感動世界的完美茶香。
這是筆者藉由張愛玲的背影,讓「東方美人茶」走出古典,譜寫現代版白毫烏龍的虛擬浪漫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