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說起紅茶的最早的發現,在中國境內要屬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茶農所栽種的「正山小種」,那是在西元1630年,距今已經有400多年。不過對照歐洲人的飲茶史,當時在東南亞國家,如印尼、印度、斯里蘭卡等國也已經有了紅茶品種。
隨著十七世紀歐洲英國、荷蘭等強權國家崛起,紅茶的大量需求,帶動了國際茶葉貿易市場。台灣豐饒的土地對孕育茶葉樹種,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,如此台灣茶便乘著一波波的茶香遠航,讓Formosa Tea登上國際舞台,換取一桶桶的「茶金」。
「日月潭紅茶」樹立台灣紅茶品牌
早期台灣的紅茶還是小葉種,日治時期的政府為前進歐洲市場,遂於1925年從印度引進了阿薩姆品系的紅茶,讓台灣的紅茶開始有了大葉種,台灣大葉種紅茶在南投魚池鄉成功地栽培、育種後,造就魚池鄉成為台灣紅茶的故鄉,而「日月潭紅茶」也在世界茶市打響了知名度。「日月潭紅茶」當時儼然成為台灣紅茶的代名詞。
隨著星移物轉,二次大戰後的七O、八O年,台灣的綠茶、烏龍茶受到市場青睞,成為茶葉外銷主力,紅茶便相形沒落了!即使九O年代初,泡沫紅茶、珍珠奶茶在台灣風行一時,但店家採用的紅茶大多還是廉價進口的碎形紅茶。
直到1999年,發生了撼天動地的「九二一」大地震,政府意識到地方發展特色經濟的重要性,在台灣茶葉改良場的努力培育下,「日月潭紅茶」家族迎來了邁向廿一世紀的新品種「台茶18號-紅玉」。
紅玉散發的沁香,再度挑動了世界級紅茶品茗家們的味蕾。
紅玉,由台灣原生的山茶母株和來自緬甸大葉種紅茶匹配後的美妙結晶,呈現出渾厚的條索狀茶葉外形,色澤泛著神秘的墨黑。
台灣茶的紅寶石 –「紅玉」征服世界
紅玉紅茶一旦沖泡成茶湯,馬上釋放出令人難以抗拒的香氣——除了一股甘甜誘人的果香、蜜香,又隱然透著薄荷氣息和肉桂香。這味獨特的奇香,也為紅玉紅茶贏得了「台灣香」的名號。
有人形容紅玉的茶湯色澤在閃動的豔紅明亮中,宛若鑲著一層黃金環,所以為它取的英文名稱(Ruby),就是「紅寶石」。象徵台灣茶葉中的「紅寶石」,紅玉散放出的迷人茶香,足以與世界各大知名紅茶品牌爭鋒。台灣的新一代茶農培育的紅玉紅茶,已經有多次機會在國際品茗大會上脫穎而出。
用九十度熱水沖泡出的紅玉茶韻中,綿綿傳遞出了台灣人含蓄又盛情的待客熱忱。在世道濁濁的氛圍中,一杯杯台灣紅玉飽滿的蜜意濃情,能驅散品茗人的塵勞憂煩;每杯紅寶石般澄澈豔亮的茶湯,都能映照出飲者悠然雀躍的歡喜心。